旅游攻略
旅游动态

后备箱拉上农副产品乡村游拉动富民增收

马郢·手伴小卖部内售卖的农特产品 马郢·手伴小卖部 供图

前不久,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要求开展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专项行动,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后备箱”富民行动,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综合体、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景点、民宿、高速服务区和服务驿站等场所,销售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商品等,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截至目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累计评定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81家,在增强游客乡村旅游体验的同时,有力推动乡村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农特产品出圈出彩

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的马郢社区地处皖中江淮分水岭,是典型的无山、无河、无景点的“三无”村。2015年以来,该社区充分挖掘在地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开启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短短几年,马郢社区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

乡村旅游火了,如何让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百姓增收,成为马郢社区的头等大事。马郢社区瞄准“后备箱经济”,将一大批绿色天然的地方农特产品打造成独具马郢地域文化IP的伴手礼,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还助力村民增收,为农产品找到了更直接的销路。2023年,马郢乡村旅游体验区成功入选首批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

马郢·手伴小卖部位于马郢游客接待中心西侧,步入其中,马郢粉丝、庄墓麻油、长丰小核桃等包装精美的地方农特产品琳琅满目。“90后”的小卖部主人孙苗说:“不要小瞧这些土特产品,在游客眼中都是香饽饽,每周我都要补一次货呢!”

“小卖部专门设立‘外婆家菜园’板块,所有产品均来自村民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确保绿色无污染。”孙苗介绍,“外婆家菜园”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进一步带动农户家庭扩大种植、养殖面积,实现增收。“每到旅游旺季,店内农特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很多游客专程开车来购买土特产。”

在杨庙镇党委副书记杨磊看来,马郢·手伴小卖部不仅成为马郢乡村旅游体验区的一处“网红打卡点”,更成为对外展示、销售长丰农特产品的重要平台,有力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马郢社区重点发展创意旅游纪念品和绿色农特产包装制品,有效带动当地蔬果种植和禽类、山羊、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发展。”杨磊说。

乡村非遗焕发新生

“后备箱工程基地”不仅是乡村农特产品销售的重要“橱窗”,也是传统技艺焕发新生的璀璨舞台,让一大批非遗产品“飞出”乡村、再现活力。

位于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的禾泉农庄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优越。作为首批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禾泉农庄近年来一方面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另一方面挖掘、活化地方非遗民俗资源,紧密结合旅游产业,促进非遗民俗的旅游商品化开发。

走进禾泉农庄非遗大街,百余米的街道两侧汇集“老石家”百草梨膏糖、蛋雕、草编、紫砂坊等十余家非遗民俗店铺,涵盖了非遗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产品销售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了解非遗技艺、体验民俗文化、品尝乡村特色美食。

王蕾是“老石家”百草梨膏糖传统技艺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大街上经营着一家小店。“‘老石家’百草梨膏糖创于清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王蕾介绍,近年来,禾泉乡村旅游日益兴旺,为发展当地“后备箱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让非遗技艺融入旅游商品研发,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锚定“文化+旅游”“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禾泉农庄免费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习场所,打造梨膏糖、紫砂壶、糖画、蛋雕艺术品等非遗旅游产品,并通过游客的“后备箱”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商品特色化是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禾泉农庄副总经理耿珂说。

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的打造,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非遗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进一步提升了游客体验和景区吸引力,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活力。接下来,蚌埠市将继续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开发一批本土特色浓郁、制作工艺良好,兼具美观度、实用性和时尚感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推动文旅发展“思路”转化为增收致富“出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

文创产业持续壮大

近年来,随着安徽“后备箱”富民行动不断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的辐射带动范围持续扩大,游客“后备箱”可装载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位于宣城市泾县的汀溪乡坐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墨汀溪和网红公路“皖南川藏线”精华路段,自驾休闲游蓬勃发展。在汀溪乡红星村,当地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将文创产业作为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的重要赛道,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建成皖南首家精品文创店“汀溪有礼”,网罗了各式各样的汀溪特色文创商品,成为游客来泾县旅游必打卡目的地之一。

“汀溪有礼”文创店以轻量化、精细化为产品定位,通过“IP+创意”将地方文化转化为产品的设计元素,不断提高产品文化属性,丰富文创品牌内涵。同时,整合“皖南川藏线”旅游产业,营造出有地域特色的“后备箱工程基地”。

“从文具、明信片、玩偶,到茶具、宣纸、木梳,再到文化衫、鞋子、挂饰等时尚单品,我们在文创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求产品接地气,还要兼顾现代设计美感和本土文化特色。”“汀溪有礼”文创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汀溪有礼”文创产品不仅成为宣传推介汀溪文旅资源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满足游客多重需求,成为他们返程时“后备箱”必带的旅游纪念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据测算,“汀溪有礼”文创店每年可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约50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间接带动周边旅游业增收约300万元。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安徽将继续培育好“后备箱经济”,持续推进“后备箱工程”建设,逐步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后备箱经济”品牌,拉动消费增长,助力农民增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啥信息旅游网 » 后备箱拉上农副产品乡村游拉动富民增收
分享到: 更多 (0)